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和民生的前提下,全额安排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预留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机组和热电联产、余热余压余气发电、燃气和煤层气(瓦斯)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机组发电空间,鼓励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优先与用户直接交易。
同时,该公司积极配合售电侧和增量配电投资业务放开,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电投资。加强与客户的交流、互动,推行面对面、零距离、人性化的供电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思路,服务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全市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林木林纸、食品加工、煤化石化、装备制造、新材料及建材、生物医药六个重点监控行业全部实现增长大工业用电量增长与产业蓬勃发展的整体形势遥相呼应。根据生产用电量变化制定最优用电方案,有效增加售电量。为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打造国家电网优质服务品牌形象,牡丹江供电公司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全市产业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定期深入大工业重要客户现场了解用电情况。今年1至8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用电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市累计用电量2460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24%。
加强与客户的交流、互动,推行面对面、零距离、人性化的供电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思路,服务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该公司积极配合售电侧和增量配电投资业务放开,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电投资。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完善电力安全的应急保障机制,实现电力电量平衡从计划手段为主平稳过渡到以市场手段为主,并促进节能减排。
牵头部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配合部门:自治区国资委、经信委,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售电企业,发电企业2.实施园区型售电主体直接交易试点。一是交易机制缺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牵头部门: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配合部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经信委,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售电企业,发电企业(四)有序推进发用电计划改革1.建立优先购电制度。遵循电力商品的技术经济规律,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的前提下,不断提升电力应用技术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以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为主要依据,坚持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优先上网的原则,确定自治区优先发电的适用范围,对发电机组进行优先等级分类,合理确定优先发电顺序,并逐年进行动态调整。探索以市场化方式逐步代替系统备用费的机制。
充分发挥第三方征信机构在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参与自主交易的电力市场主体应向政府引入的第三方征信机构备案。(二)稳妥有序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利益结构的再调整。牵头部门: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配合部门:自治区经信委、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参照国家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机制,成立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自治区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自治区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建由电网企业(包括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兵团主要电网企业、以及石油和水利区域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按类别选派代表组成的新疆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实行按市场主体类别投票表决等合理议事机制,主要负责研究讨论交易机构的章程、交易和运营规则,协调电力市场相关事项等。
五是电力市场化交易和监管不断推进。妥善处理电价交叉补贴,建立平衡账户机制;逐步完善输配电价体系,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牵头部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配合部门: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国网新疆电力公司3.建立电力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三、主要目标完成电力市场框架方案设计;完成输配电价核定,基本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由市场形成,形成电力市场化定价机制;完成相对独立交易机构的组建和交易平台的建设与运行,明确市场准入标准和交易规则;完善电力直接交易机制,工商业领域电力直接交易全面放开;开展售电业务放开试点,形成发电侧、售电侧主体多元、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跨省跨区市场化电力直接交易份额进一步扩大,形成运转高效、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现代电力市场。
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和民生的前提下,全额安排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预留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机组和热电联产、余热余压余气发电、燃气和煤层气(瓦斯)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机组发电空间,鼓励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优先与用户直接交易。创新售电业务市场准入机制,以注册服务代替行政审批。
开展有序用电工作,有效保障供需紧张情况下居民等用电需求不受影响。三是多元化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创新监管模式,健全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提高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水平。售电侧改革竞争机制尚未建立,发电企业与用户之间市场交易有限。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关系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进一步深化新疆电力体制改革,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构建电力市场体系的必然选择。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以及国家三基地一通道综合能源基地,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通过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对于推动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改革不同种类电价之间的交叉补贴,按照保障民生、合理补偿、公平分担的原则,逐步减少工商业内部交叉补贴,妥善处理居民、农业用户交叉补贴。四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面临困难,市场消纳能力不足。
在发电方面,形成了多层面、多种所有制、充分竞争的发电业务投资主体,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相继开展了竞价上网、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等方面的试点和探索,2015 年共有24 家发电企业和88 家电力用户参与电力直接交易试点,交易电量46 亿千瓦时。
在现有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交易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规则,通过多种方式加大调峰补偿力度,通过双边协商或市场化招标等方式确定参与调峰交易双方。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不履约、欠费、滥用市场力、不良交易行为、电网歧视、未按规定披露信息等失信行为的监管力度,必要时可实施限制交易或强制性退出。
建成哈密南郑州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准东华东(皖南)11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同时,电力行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亟需通过改革解决的问题。
二是价格关系没有理顺,市场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结合新疆地域辽阔、负荷分散、输电线路长、线路损耗大、输电成本高的实际,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立电力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对政策性亏损进行补偿。牵头部门:自治区经信委配合部门:自治区环保厅、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售电企业、发电企业3.制定放开发用电计划实施方案。牵头部门: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配合部门:自治区经信委,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售发电企业(七)加强和规范自备电厂管理1.规范自备电厂建设管理。
(四)及时总结经验对电力体制改革工作成效进行跟踪评价,开展季度及年度评估,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和不足,不断深化全区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牵头部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配合部门:自治区经信委、自治区环保厅、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售电企业,发电企业2.强化自备电厂运营管理。
现行电价管理仍以政府定价为主,电价调整往往滞后成本变化,难以及时合理反映用电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等。牵头部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配合部门: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二)推进电力交易机构建设1.成立新疆电力交易中心。
二是电力普遍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全面调查电网输配电资产、成本和企业经营情况,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能源基地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电网建设的需求,深入分析输配电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摸清现有各类用户电价间、各电压等级间的电价交叉补贴现状,研究探索电价交叉补贴额度平衡补偿机制;调查各电压等级电量传导比例、电能损耗水平等。
探索建立电力市场交易信用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将市场主体、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纳入统一的信息平台。一、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疆是国家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是国家确定的三基地一通道,在全国能源战略开发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电网建设全面加快,形成了东至哈密、西至伊犁,南至喀什的750千伏主网架结构,以及西北联网两条750 千伏通道。逐步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对售电侧改革、组建相对独立运行的电力交易机构等重大改革事项先行试点开展,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全面推开。
可再生能源发电保障性收购制度没有完全落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无歧视、无障碍上网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弃风、弃光现象日益突出。切实保障新能源并网接入,促进节能减排,保障居民供电和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在发电环节实现了发电上网标杆价,在输配环节逐步核定了输配电价,在销售环节出台峰谷分时电价、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等政策。牵头部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配合部门:自治区经信委、环保厅、水利厅,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石油和水利电网企业,发电企业2.加强电力行业及电力市场科学监管。
牵头部门: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配合部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经信委,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售电企业,发电企业4.搭建电力市场交易技术支持系统。结合全区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推进情况,制定放开发用电计划实施方案。